近年来,秦皇岛市坚持把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和抓手,以北戴河旅游旺季安保为牵动,统筹推进风险源头预防、全面排查整治、健全应急体系等各项措施。
明晰公共安全责任。出台《市级领导公共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等规范制度,各级领导主动领责、以上率下,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组织各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深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考核、巡查、督导、执法、问责力度,营造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建立健全特色机制。结合秦皇岛实际,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预防机制,编制形成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标准和排查标准,明确责任清单,进行闭环管理。
着力夯实监管基础。以高危企业分布和事故多发为标准,划分安全生产重点县、工矿商贸事故多发县和执法工作薄弱县,并纳入市级重点监管范围,将近5年来发生事故的企业列入市县执法名单,与县(区)联手连续进行跟踪强化监管、直接指导。
在源头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全力防范公共安全事故案件发生。以“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为牵动,深入开展交通事故预防、道路及车辆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2.4万余起,排查整改道路安全隐患241处;科学划分消防安全网格责任区,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升;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攻坚;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治安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5.5%,8类严重暴力案件破获率同比上升19.4%。
不断提高应急能力,调整完善安委会、减灾委等5个议事协调机构,理顺了部门间“防与救”“统与分”的工作边界;研制具有秦皇岛特色的“1+30+44+N”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体系(1个总体预案、30个专项预案、44个部门预案、N个特色预案);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24支军地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扶持15支地方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形成战斗力;积极推进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社会储备协议,保障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需要。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底数;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基础工程,摸排地质灾害点并落实应对措施。开展灾害核查补偿工作,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需求,2021年筹措救济资金549万元、救济55093人。
加快信息化建设。立足“防”,建成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快速推进危化、非煤矿山领域的VR、AR三维建模工作,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立足“管”,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智慧安监平台建设,开发应用智慧安监App,实现监管执法人员即时远程精准执法;立足“救”,推进应急管理一张图建设,汇入各类危险源、救援队伍、应急物资等基础信息,突出突发事件的信息汇聚、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功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