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历史住进了城市生活,艺术展馆与晾晒的腊味咸货一墙之隔,网红店铺和白墙黑瓦隔街相望。昔日破旧的老地段重新焕发生机,恰如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苍老的身躯里长出了新的血肉。
现状
尊重保留原住居民留下街区传统文化
走进小西湖,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年轻人穿梭其间。原来老旧的棚户区内“一键更新”了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老南京们生活其间怡然自乐,片区内穿插的咖啡馆、书店等新型业态吸引了人们驻足。
小西湖街区作为南京28处历史风貌区之一,留存的历史街道有7条、文保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院落30多处,是南京为数不多比较完整保留明清风貌特征的居住型街区之一。
尽管有保护意义,但改造前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成为棚户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心怀难言的尴尬。堆草巷31号的陈鸿荣,对小时候逼仄的生活空间印象深刻。那时候小小的院子里,住进了整整五户人家、25口人。有的人为了家里干净,把所有杂物放在外面。为占用公共空间,邻里之间关系很紧张。
“以前家里没有厨房,13户人家在通道里共用一个小厨房生火做饭。也没有卫生间,24平方米的房子又小又破。”居民张德恕说,现在家没有搬,但生活环境却大大改善,厨房一体式灶台、抽油烟机、洗衣机样样都有,卫生间、淋浴房一应俱全。家里还增加了阁楼,宽敞多了。
堆草巷33号的后院院墙原本十分破旧。历保集团出资重修这一私人院落,改造庭院景观,作为回报,居民也将院落的景观向街巷开放,院内100年的石榴树、60年的枇杷树吸引着游客进来欣赏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享院”,大大增加了片区的互动性和流动性。
“实施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尊重原住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激发街区活力生活延续性,是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活的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生活空间品质、加强政策引导,保留原住民,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街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传统文化。”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说。
创新
新城反哺老城不让完整历史风貌成“斑块”
在以往的实践经验中,老城保护往往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早年,主要以开发式带动为主,项目公司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去,往往就会通过提高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来实现“就地平衡”。
“以前常见做法就是,开发商往往会先把片区内保护对象之外的地方拆掉,原地可能会建起来200米的高楼,也就出现了一座座老房子中间或者旁边耸立一栋现代化的高楼这样的画面。”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说。这样一来,原有的完整历史风貌被破坏,历史成了参差不齐的斑块。而要想实现老城理想的保护要求,开发商算来算去发现没有什么盈利,也就没人愿意来做老城保护了。
这是老城保护的关键难题,保护与发展似乎成了难以共生的结。2017年,南京开始创新性地探索研究制定老城更新综合平衡政策,通过调整土地出让金支出平衡,建立新城反哺老城机制,改变“零打碎敲”发展模式和“就地平衡”运作方式。我市对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盈余收益,定额统筹部分资金,分5年筹集150亿元用于老城保护和更新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的投入机制,让项目公司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有效降低了老城开发强度。
老门东的改造正是这项政策的成果之一,直接为老门东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这一政策出台,彰显了政府对老城保护的决心之大,用真金白银直接支持保护工作,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拒绝就地平衡的态度。
小西湖的微更新项目正是用了第二轮反哺资金,目前资金已经投入了第一年,街巷风貌和肌理得到了有效保护。对于不愿意生活在原房屋但又不愿意离开片区的居民,片区内保留改造了一栋4层小楼,作为平移安置房使用。如今,小西湖的历史风貌没有被冲击,在一块块白墙黑瓦里映照着老城南记忆。
未来
保护关注点转到人城市更新走向时代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1984年以来,先后编制了四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建立了完整的保护体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
但随着城市发展已经逐渐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增量发展和存量改造并重的阶段,城市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走好每一步,南京一直在探索。南京市已划定11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38片一般历史地段。目前所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均已完成,并开展了保护实施工作。
还未正式动工的老门西片区,居民们已经迫不及待迎来新变化。今年52岁的朱世荣苦恼自己还过着没有厕所、不通燃气的生活,“什么时候我们老门西动工?”
有人猜测,小西湖的微更新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那老门西的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小西湖”?王昭昭认为,小西湖微更新的经验并不能直接套用,荷花塘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比小西湖的保护等级更高,文保、历史建筑更多,体量也更大,设计改造将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不过未来还是在小西湖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尝试。比如还是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渐进式地改造居住条件。
“南京历史地段保护已经从1.0时代走到了3.0时代,就是保护的关注点实现了从建筑到街巷再到人的转变。1.0时代的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建筑风貌,2.0时代的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关注街巷肌理,3.0时代的大油坊巷(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城市微更新注重有机更新、持续更新。”吕晓宁说。目前,新一轮名城保护规划正在修编,拟新增一片历史城区、一片历史文化街区和一片历史风貌区,增补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重点加强遗产展示与文化彰显。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