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云南3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8日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专家当选。

我省3人当选两院院士,分别是: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宗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克勤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库

张克勤是线虫生防领域的杰出学者。作物病原线虫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农作物重要病害,全球每年因线虫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1700多亿美元。大剂量施用化学农药,会严重污染土壤,影响食品安全,高毒性化学杀线虫剂因此被禁用或限用,线虫防治也由此成为世界性难题,生物防治受到高度关注。

20世纪80年代,张克勤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食用菌中有一类微生物可以吃线虫。“以前只见过虫吃菌,菌吃虫还是第一次见到。”张克勤异常兴奋。

张克勤认为,“会吃虫的菌”或许就是线虫生物防治的一个突破口。这种“会吃虫的菌”会分泌出引诱线虫的芳香物质,诱骗线虫吞食。攻入线虫体内后,又释放两种蛋白酶,作用于线虫的肠道靶蛋白,从而杀死线虫。这个细菌侵染线虫先吸引后毒杀的过程被称作“特洛伊木马”机制。以此为基础,张克勤进而研发出高毒力的菌株,制成生物制剂后“消灭”线虫,开辟了线虫生物防治新途径。

与此同时,张克勤带领团队从系统分类学、天然产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对生防微生物资源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40年来,张克勤持之以恒地专注线虫生物防治研究。依托云贵高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他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和先导化合物,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库,揭示了微生物与线虫互作的分子机制,开辟了线虫生物防治新途径,创建了根结线虫高效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线虫生防产品并被广泛推广应用。

张克勤先后主持了我国首个线虫生防“973”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何梁何利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教师奖、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成就奖等,发表论文302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2项,为解决线虫生防的世界难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宗亮

参与建成我国首座300米级高心墙坝

张宗亮于1984年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不顾父母的担心和反对,只身来到了云南,入职于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有幸参加了鲁布革水电站技施设计工作。鲁布革水电站是中国水电基础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电站。异域他乡的新技术、新经验涌进偏远闭塞的高山峡谷,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结合承担的溢洪道闸墩设计工作,采用了新型的预应力闸墩,该成果获得1989年云南省“五小”成果二等奖。

糯扎渡水电站建设中,他与马洪琪院士、陈祖煜院士、钟登华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技术团队,首次提出特高心墙坝采用人工碎石掺砾土料和软岩堆石料筑坝成套技术,攻克了特高心墙坝变形控制和变形协调难题;研发了特高土石坝施工质量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开创“数字大坝”先例,保障了筑坝质量和大坝安全;构建了特高心墙坝勘察设计技术和安全评价体系,建成我国首座300米级高心墙坝。

2014年8月3日,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地震造成鲁甸县牛栏江红石岩村山体大面积垮塌,在牛栏江上形成了总库容2.6亿立方米、总方量1200万立方米的巨型堰塞湖。堰塞湖抢险,重中之重!指挥部和各方救援力量都在焦急地等待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抢险方案。张宗亮冒着现场余震、塌方、滚石等危险,面对地质水文条件不明、溃堰类型不确定等难题,率领专家组多次奔赴堰塞湖现场查勘,收集并掌握第一手资料。张宗亮率领的专家组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依靠社会各方力量,仅用9天就完成了红石岩应急抢险处置,化解了险情。

张宗亮创新性地提出“除害兴利、变废为宝”的理念。他参与建设的红石岩堰塞坝成为世界首座“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水利枢纽工程,于2020年6月实现首机投产发电,工程安全运行。这一创新成果提升了西部强震区自然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张宗亮扎根云南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科研36年,主持和组织完成国内75座水电站勘察设计科研工作。他具有12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阅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项20项。

朱兆云

带领团队成功研发5个民族药并上市

受家学熏陶,朱兆云少年时期便立志成为一名有所成就的医药工作者。

38年来,朱兆云扎根云南边疆,脚踏实地探索民族药发展路径,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并重。任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期间,他带领团队对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药资源实施首次系统研究的重大工程,为民族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示范。

在开展资源调研的过程中,朱兆云主编专著6部22卷1191万字,鉴定确证收载4392种药物。采集标本1万多种10万余份,拍摄原生态彩色照片约16万张;准确鉴定出412科1720属439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澄清传统药物基原1040种,翻译民族语言文字药名5567个,系统整理附方5816首,注释附方中使用药物1679种;构建多学科药物实验筛选和评价体系,对著名《滇南本草》进行现代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主编《云南天然药物图鉴》《云南民族药志》等专著。

基于调查发掘源头,朱兆云构建了多学科药物筛选和评价体系,开展民族药新药创制研究,以第一发明人创制5个国家新药并成功上市。其中,2个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痛舒胶囊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复,获准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试验,成为第一个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国民族药。

朱兆云曾任云南白药集团旗下的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所长,该所曾在屠呦呦参与组织的青蒿抗疟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9月,“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了国家科技委颁发的发明证书,在6家发明者名单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位列第三。

朱兆云凭借自己所学专长及多年积累的经验,勇于创新,不断钻研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了民族药资源研发水平。

标签: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

资讯播报